坐望敬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3章 危难之处显身手,文豪1978林朝阳陶玉书,坐望敬亭,柒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这个各种文学思潮大行其道的时代,国内文学战线几十年来坚持的现实主义道路已经被许多年轻的创作者视为老掉牙的、过时的老古董,现实主义文学的式微在中国文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去年11月份《花城》以一期发表的形式刊登了陕西作家陆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第一部。

据说这部小说将是三部曲,总字数将超过百万字。

小说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为背景,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

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普通人的形象,深刻的展示了出身卑微的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很多文学爱好者即便是不读小说,仅凭文章介绍也能嗅到其中浓厚的现实主义味道。

但就是这样一部耗费了陆遥无数精力,呕心沥血的现实主义作品,在发表之后却并没有获得文学界多少好评。

许多人在看完这部小说后普遍认为小说的创作手法太过落伍,赘述过多,情节毫无新意,完全是一部失败的作品。

小说第一部11月先在《花城》发表,12月又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不管是口碑还是销量都不如人意,这也被许多人视为现实主义文学没落的又一佐证。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出版时间与《寄生虫》仅间隔了一个月,受到的欢迎和评价却是天差地别的。

一下子扭转了先前文学界关于现实主义文学未来发展的悲观论调和看法。

这种强烈的对比,更加凸显了《寄生虫》的特别与优秀。

而且《寄生虫》还有一点讨巧的地方,这部小说讲述的是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故事。

小说中所展现的老金一家子的悲惨命运、资本主义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对立、人性的挣扎与丑陋。

作者在笔触之间,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是毫不留情、不加掩饰的,正对了国内文学批判的风气。

林朝阳(中国)文学研究会会长的竞争当然是一种玩笑,众人一直在林朝阳家待到晚饭后才恋恋不舍的离开。

又过了两天,李士非给林朝阳打来电话,说为《寄生虫》举办的作品研讨会情况有点变动,想跟他商量商量。

早在去年《寄生虫》的手稿交给花城出版社时,李士非就提出了要在出版之际为这部小说在京举办作品研讨会。

结果《寄生虫》1月上旬出版,因为时间靠近年根儿,花城方面就把时间挪到了年后。

“有什么变动?”

李士非的语气有些不好意思,“朝阳,你介不介意把《平凡的世界》也加入到研讨中?”

《平凡的世界》?

“那研讨会主题……”

李士非说道:“主题升级一下,改为‘现实主义文学’,这个事吧……”

李士非解释了一下原因。

这次为《寄生虫》举办研讨会,花城方面是想把规格定的高一点,因此专门找到了《文艺报》《小说评论》两家杂志,希望可以联合举办。

之所以会临时加入《平凡的世界》,是因为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方面听说了他们要举办研讨会的消息,也想过来参与一下。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是《平凡的世界》的出版单位,这部小说又刚好是在《花城》杂志发表的。

因此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提出了合办研讨会的想法。

本来花城方面并不打算这么早为《平凡的世界》举办作品研讨会,毕竟小说才写了三分之一。

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找了过来,提出了这个要求,花城方面也不太好拒绝。

《平凡的世界》的首发是在《花城》杂志,第一部才刚发表了不到三个月,未来还会继续发表第二部、第三部。

第一部小说的口碑不理想,对《花城》来说也有影响,如果能够借着作品研讨会为《平凡的世界》造造势,扭转一下口碑,未尝不是好事。

只是这样一来,对林朝阳来说就有点不公平了。

《寄生虫》的作品研讨会从年前就开始筹办了,对外联系宣称的也都是林朝阳作品研讨会。

如此才获得了《文艺报》《小说评论》以及诸多评论家、作家的热烈响应。

现在没有“蹭热度”这一词汇,但本质上就是这么回事。

所以李士非才会专门来电跟林朝阳商量,并且言语间姿态放的很低。

“没关系,那就一起搞嘛,一起搞还能热闹一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有百万神兽军团

我真的不丑

惹火甜妻:老公大人,宠上瘾!

轻舞

渣男友也重生了

泡芙芝芝

废婿当道

老烟枪

致我最爱的你

叶非夜

妃倾色红颜泪

默倾心